您的購物車沒有加入任何產品
透過 Orbit ,Armin Strom 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個在錶圈上按需顯示指標日期的手錶。在過程中,不只是重新思考了一個複雜問題——更引入了一種全新的體驗。大多數手錶只是強制顯示日期。日期功能始終存在——無論您是否喜歡,它都會在午夜開始新的一天。而Orbit並不一樣的。僅在您詢問時顯示日期。
今年,Angelus愛格錶傾情推出Chronographe Télémètre 測距儀計時碼錶,限量發行兩款各25枚精鋼腕錶,以及15枚18K黃金腕錶。這款短時計時碼錶直徑37毫米,擁有懷舊風格錶盤,其單一功能按鈕同時亦為上鏈錶冠。整枚時計的各方面皆向Angelus豐富的歷史底蘊致以敬意,尤其致敬其制造計時碼錶的傲人專長。高品位的手動發條裝置、深刻的歷史淵源和精致的飾面加工,賦予這款計時碼錶極致優雅的復古美感。 繼Instrument de Vitesse速度儀腕錶和Chronographe Médical醫用計時碼錶之後,La Fabrique系列憑借最新作品,重述Angelus愛格錶關於功能和美學的創作歷史。1891年,Stolz兄弟在瑞士勒洛克勒(Le Locle)創立了Angelus愛格錶。很快,品牌就以鬧鐘、三問報時鐘、尤其是計時碼錶的制造為獨家專長。正是這些標志性鐘錶的其中一款,為80年後轉世重生的Chronodate系列帶來了靈感。
雅諾錶隆重發佈Longitude Titanium 5°W限量版腕錶,靈感源自約翰·雅諾(John Arnold)18世紀末製作的航海天文鐘。這些儀器革新了航海技術,並在英國皇家海軍征服海洋的歷史中扮演關鍵角色。 此款腕錶全球限量38枚,採用五級鈦金屬錶殼搭配18K紅金錶圈,重現古典天文鐘的優雅風範。錶盤呈現**「蜥蜴角灰」垂直緞面紋理**,呼應位於英國本土最南端、西經5度的蜥蜴角附近北大西洋的海色。 腕錶搭載A&S6302機芯,這枚品牌自主研發的自動上鍊機芯通過COSC瑞士天文台認證,具備60小時動力儲存,並在12點位置設有動力儲存顯示,對側為小秒針盤。透過藍寶石水晶底蓋,可欣賞鍍鈀橋板及鏤空22K紅金擺陀,其雕刻圖案融合了船舶與六分儀元素,彰顯雅諾錶的精湛工藝。 腕錶防水深度達100米,配備可快速更換的錶帶系統,佩戴者可自由切換炭灰色鱷魚皮錶帶或鈦金屬錶鏈。
為慶祝品牌成立20周年(2004-2024年),高珀富斯推出了第十項新基礎發用:納米跳秒系統 (Nano Foudroyante) EWT.該機芯的能量以納焦耳(nJ, Nanojoule scale) 為單位進行管理,大大減少了元件數量和整體尺寸。其成果是一款直徑37.9毫米的時計,結合了全球首款納米跳秒系統恒動顯示、高珀富斯首個飛行陀飛輪、以及手動上鏈的飛返功能。外殼採用白金和鉭,僅限量11枚。
Chronoswiss 推出 Open Gear Flying Tourbillon Psycho 飛行陀飛輪腕錶 迎接 Chronoswiss 的新作 Open Gear Flying Tourbillon Psycho 飛行陀飛輪腕錶。以大膽的配色和複雜功能,邀請收藏家一同探索心靈與時間的奧秘,限量製作15枚。
Chronoswiss 宣布推出其最新的鐘錶奇蹟——Delphis Sub Zero。這款藍色腕錶呈現了寒冰和冰川的永恆之美,將創新設計與細緻的工藝融為一體 - 具有酷炫的風格。 Delphis Sub Zero 是一款非凡的時計,採用 42 毫米 CVD 塗層藍色不鏽鋼錶殼,與藍色橡膠錶帶完美搭配。冰藍色營造出一種既大膽又精緻的的視覺效果,就像冰凍荒野的探險家,捕捉冰的本質。
這不僅僅是一款新時計,更是一種宣言、一場革命、一個新時代。PULSE One 是同類產品中的第一款,標誌著一個新家族的誕生,最重要的是,它是 Chronoswiss 遺產的大膽下一步。 在盧塞恩設計和製造,這是最純粹的「現代機械」形式。Chronoswiss 的製表師以打破常規而聞名,再次推動了 機械藝術的界限。對於2025年的鍾錶與奇跡,Chronoswiss已經重新構想、重新設計和重新定義了其核心DNA。結果如何?全鈦合金動力裝置,以精確、活力和大膽的方式跳動 - 一個真正的手工機械奇跡。
這家來自盧塞恩的製錶商將創新、傳統和自然之美融為一體。 Chronoswiss 宣佈推出 Strike Two 系列的兩款新作:“Strike Two Terra”和“Strike Two Highland”。這兩款腕表限量發行 100 枚,代表著傳統工藝、創新設計和地球上最令人振奮的景觀的迷人魅力的完美融合。 Strike Two 系列以 90 年代 Chronoswiss Tora 腕錶的開拓精神為基礎,以其獨特的水平規範式錶盤向品牌的傳統致敬。新款 Terra 和 Highland 款是通往盧塞恩鐘錶未來的大門,在擁抱過去的同時,以突破性的藝術開拓前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