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故鄉是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,這裡融合了一個人對於歸屬感、安全感與個性生活方式的不同需求。莫里茨·格羅斯曼於19世紀在一個厄爾士山脈(Erzgebirge)小鎮找到了自己的故鄉:格拉蘇蒂。在那裡,這位非凡的天才在自己的工坊中創製出工藝高超的錶款。
100逾年後,克莉絲蒂娜·胡特(Christine Hutter)在格拉蘇蒂發現了莫里茨·格羅斯曼的畢生結晶,並成立全新錶廠。在這裡,傳統手工藝透過現代技術獲得全新詮釋。一個以莫里茨·格羅斯曼為名的全新時代就此開始:全新時代的起源。
卡爾·莫里茨·格羅斯曼(Carl Moritz Grossmann)於1826年3月27日生於德累斯頓(Dresden),父親是一位書信分揀師。在小學畢業後,他在當地進行了兩年的技校培訓。莫里茨·格羅斯曼對於腕錶的技術與眾多細節著迷不已。為了探索全新製錶方法,他開始了遊歷人生,以瞭解世界腕錶知識。在漢堡與慕尼克逗留後,他來到瑞士製錶重鎮拉紹德封(La Chaux-de-Fonds)。之後,在經歷了英國、法國、丹麥與瑞典遊歷後,他於1854年返回德國。在這裡——他的家鄉,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,並創辦了自己的製錶工坊。莫里茨·格羅斯曼——一位同樣屢獲殊榮並享有盛譽的專業作家,開始打造懷錶、擺鐘以及精密測量儀器——從創新細節到完整機芯。但對於他來說,格拉蘇蒂不僅僅是德國製錶工藝的家鄉。他參與多個協會,並支援區域專案。此外,他從1866年至1878年擔任市議員,為格拉蘇蒂人民創造福祉,之後更擔任皇家薩克森州議會議員。他急切希望傳授自己的專業知識,除了撰寫專業文章,更於1878年發起並成立德國製錶學院,同時制訂了課程規劃。製錶工藝貫穿於他的一生,而且是莫里茨·格羅斯曼的最大激情。1885年1月23日,格羅斯曼在一場關於「世界時間的引入」的講座完成後去世。他的工坊不久後解散。
克莉絲蒂娜·胡特於1964年2月4日出生於艾希斯特(Eichstätt)。她於慕尼克完成了製錶師培訓,而且如同莫里茨·格羅斯曼一樣癡迷於機械腕錶的永恆之美。因此,克莉絲蒂娜·胡特有悖於當時的時代精神,開始學習、熱愛並修復精緻舊式鐘錶。她的「遊歷」開始於Wempe,一家世界領先的鐘錶零售商之一。她之後曾在艾美錶(Maurice Lacroix)、格拉蘇蒂原創(Glashütte Original)、以及朗格(A. Lange & Söhne)進行學習。她積累了寶貴的市場行銷經驗,構建起全新的銷售管道,並對莫里茨·格羅斯曼的畢生傑作進行探索。受到其富有遠見的理念的啟發,克莉絲蒂娜·胡特在其家人的幫助下獲得了莫里茨·格羅斯曼的品牌商標權。儘管她被格拉蘇蒂的腕錶魅力深深吸引,而且創建自己錶廠的願望與日俱增,她還是首先擔任了辛德勒高級鐘錶店(Haute Horlogerie Schindler SA)的經理。在那裡,她與眾多挑剔的收藏家建立起聯繫。同時,返回格拉蘇蒂、並在那裡透過自主錶廠延續莫里茨·格羅斯曼製錶精神的計畫日益成熟。這一願望終於在2008年11月11日成為現實:克莉絲蒂娜·胡特在格拉蘇蒂成立格羅斯曼腕錶有限公司,並以莫里茨·格羅斯曼為名開創了全新時代的起源。